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鬼片、南亚巫蛊术、僵尸...

你喜欢看鬼片吗?

坦白讲,我对鬼片有一种“广东美食家惦记四川火锅”的热情。小时候,作为电视儿童的我,记忆里没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却有《乌龙院》的“玫瑰酒店”,立满僵尸的义庄和“姥姥“的舌头所统摄的密林……

 

 

 

楚人美,僵尸,小倩——每看完一部,在想象力作用之下,我总会得半个月的“黑暗恐惧症”。然后,时间一过,马上“好了伤疤忘了疼”。用现在的话说:“下次,还敢!”

 

 

那个神秘又恐怖的灵异世界,藏着一个孩子对于生命的另一端全部的恐惧、渴望与好奇。搞得我连厕所的窗户都不敢看,却又说不清的执迷。

 

 

 

鬼的想象,是先民神话时代所留下的浪漫。相信鬼的人,多少有一颗孩童的心。在中国民间叙事的长河里,各色鬼怪,姗姗可爱。如果你感兴趣,会发它丰富有趣。栾保群先生专门写了一本《扪虱子谈鬼录》,悉数各路野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

 

 

 

这些绵远的记忆,陈陈相因,口口相传,变成了一套文化宝藏,透过幽冥的世界,诉说着人对生的思索,情的想象,与爱的叩问。在鬼神的意识里,我们相信“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使生可以死,死可以生”,能“惊天地,泣鬼神”,才算情之至。

 

《梁祝》剧照

 

好的爱情,超越死生的局限,打通人鬼的藩篱。而每个凄厉的恶鬼背后,都有可悲可怨可哀可叹的过去,叫人痛恨它的恶行,也同情它的不幸,心底升起对正义的追问。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关于鬼的叙事,林林总总,构建了百姓心中最质朴的世界观。

 

所以,我打算花两三篇文章的时间,与你谈谈“鬼片”的事。

 

 

 

 

 

仔细想想,在华语影坛说鬼,我们好像绕不开港片。发源于邵氏的香港鬼片以其历史之悠久,题材之丰富,变化之繁杂,演进之迅速,独树一帜。

 

这样的比较,对长期受到限制无法伸展拳脚的大陆和台湾电影未见公平。但无论主观或客观因素,漫长的冷战中,神怪片这个上海时期萌蘖的商业类型片,最终是在宽松放任的自由港,开出了华语影坛的彼岸花。这其中有历史的机缘,政治的巧合,和香港的本土信仰以及外埠舶来文化的共同作用。

让我们细说从头。

 

《倩女幽魂》(1960)剧照

 

 

20世纪初,电影作为划时代的视觉媒体出现。有人将它视作促进变革的利器,有人把它作为发财致富的法宝。放下“封建迷信”不言,拍民间的神怪故事的确是非常讨巧的打算。对于右翼商业主义路线的影人来说,它有成熟的市场,稳定的受众,是值得投资的好买卖。灵异传说作为一种民间记忆,又很好的群众基础。把它拍出来,卖给“粉丝”,可以省去宣发的功夫,大大节约成本,这与今天网络大IP改编实际是同一个道理。

 

 

 

 

而那个时代,民智尚未开化。社会动荡,列强环伺,无望的百姓心中自然生出了一些神秘主义。大家对各式神功啧啧称奇。这里面是一种质朴的寄望,也是一种精神麻痹。另一方面,一战结束后德国表现主义兴起,《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一举开辟了恐怖片的先河。这一切内因外因融合在一起,在精明的人眼里,便构成了一门好生意。

 

 

与追求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左派不同,天一影业逆潮流而动,打出了弘扬“旧文化、旧道德”的大旗,主攻非政治娱乐化影片。凭借着“怪力乱神”,与明星联华两家公司“三分天下”。如今回看,这小小的一步棋,甚至可以说是为邵氏此后大半个世纪的发展思路定下了基调。

 

“救亡图存”的浪潮中,以“发民声,启民智”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与左翼影人,对这种赚快钱的路数深感不耻。但精明务实的邵氏兄弟却以这种敏锐,在市场中稳稳的切下了自己的蛋糕。

 

 

在天一的努力之下,一时间神怪武侠,火遍南北。片商赚得盆满钵满。同业有竞相仿效,一场轰轰烈烈的内卷开始了。《火烧红莲寺》简直是这一类影片的内卷巅峰。单这一个IP,三年之内,连拍了18集。跟它比起来,《速度与激情》又算什么呢。

 

《火烧红莲寺》剧照 

 

由于社会反响空前热烈,知识分子猛烈抨击,搞得沸反盈天。1930年2月,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决定禁止“形状怪异惊世骇俗”的影片上映。此后凡涉此题材的作品,“通令全国,一律禁映”。这股民国影坛的神怪武侠潮,才得以平息。

 

 

 

当然,恐怖题材爱好者中,也不乏像马徐维邦这样并不甘心于搞IP,恰烂钱的有志青年,将“鬼”的元素作为抨击社会不公的艺术表达,拍出了带有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夜半歌声》。这部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作品,却也是几经曲折,才逃过了国民政府对恐怖、神怪作品的严苛审查。

 

《夜半歌声》剧照 

 

从一开始,左右两派影人对鬼片的态度,就已泾渭分明。在时代洪流中,他们各自奔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也让鬼片在不同的土地上,经历了种种浮沉。

 

 

 

 “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1949年后,广大群众荼毒千年的封建迷信中获得了解放。大陆电影人自然不会再致力于拍鬼片。与此同时,鬼在话语上被赋予了非常严肃的政治使命。一个个吓人的过去,衬托着光明的未来,鬼用卑劣的自己,参与社会污名化的建构,以证明“配活下去的人”所具有的伟岸。大家的精神生活大步流星的前进,“闹鬼”自然也是女特务反动派才会干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鬼的猎奇和想象并没有完全退化。手抄本特务文学中,“闹鬼”依旧是一个非常有买点的元素。我依旧记得我妈翻出《一只绣花鞋》的手抄本给我时,脸上那种难掩的兴奋之情。毕竟,谁的青春不闹个鬼呢?

 

 

 

当然,这并不说明她思想觉悟不够,而是想象这样一个他者(other)也许是每个文化都会情难自禁的冲动。几年前,我在西雅图流行文化博物馆看到老美们围着一张地图,仔细研究各州什么地方会出现zombie,什么位置会有vampire。登时觉得,在神神叨叨这一点上“太平世界,全球同此凉热”。毕竟,蒙昧与光明相辅相成,才共同组成我们对世界的想象。

 

西雅图popculturemuseum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将鬼片当作流行文化的一个部分。实际上,在主体为无神论者的当代中国,鬼神信仰确实可以算作一种小众亚文化了。

 

但是在香港,事情可能有所不同。进步的春风尚未抚慰到这里,它收留了太多的天涯沦落人,保留了许多早已绝迹的旧信仰。这些南北客,共同在封建迷信的大地上,默默耕耘,最终成就了华语影坛独到的鬼魅风景。

 

 

南亚巫蛊术 香江彼岸花

 

看到“南洋巫蛊”,你可能觉得陌生。但说起“下降头”,你可能就有点明白了!

 

“降头”这个带着三分诡异的八卦术语,时常出现在各式花边新闻中。我们看到一个明星突然性情大变,行事诡异,就会嘀咕:“他\她是不是被下降头了?”,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这个东西。

 

 

在颇具本土特色的僵尸片出现之前,战后香港影坛恐怖片创作曾一度浸淫于南亚巫蛊文化。这股随着跨境旅游风潮登录香港的神秘主义叙事,汇入了香港本土迷信的拼图,让“降头”这个专业术语成为了娱乐八卦常用的词汇,同时也催生了邵氏公司一系列的“降头”题材恐怖片,为鬼片最终成为一个卖座的商业类型,开辟了道路。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一股神秘的力量如何成型。

 

 

话说,战后邵氏所代表的江浙资本避祸香港,奠定了“东方好莱坞”崛起的重要条件。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天一公司下属的南国影业就以香港为基地,专注东南亚市场的发行。49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除台湾之外,东南亚也一直是香港本土电影出口的重要对象。

 

     发行出身的邵逸夫,对市场变化极为敏感,这一切都为后来邵氏南洋风格的鬼片埋下了伏笔。但是灵异恐怖题材获得青睐,与功夫武侠片和喜剧电影一起撑起港片的招牌,成为具有本土色彩的类型片,仍需一定历史的机缘。

 

 

 

随着战乱,如马徐维邦这样的鬼才,和李翰祥这样的青年翘楚,纷纷到港。虽然开了华语恐怖片的风气之先,但属于马徐维邦的primetime却已过去。老先生依旧执着的拍电影,“等云到”。但却部部失利,最终在领综援救济金的路上,逝于车祸。

 

 

那一代曾经在上海风头无两的文化精英,落脚香港后许多人都过的不如意。譬如写过《鬼恋》的小说家徐訏,后半生也再没遇到过能够欣赏自己的读者。晚年,他成了女作家三毛的干爸,这是文坛另一段曲折的缘分了。

 

(《鬼恋》后来为画家陈逸飞改编为电影《人约黄昏》)

 

 

关于“等云到”的传说,我看过很多版本,真假难辨。这一版记载于李翰祥的《三十年细说从头》。但我想,李导希望表达的是马徐维邦先生在晚年依旧坚持的艺术精神。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秉其遗志”,暗暗努力,发扬光大。

 

               

马徐维邦先生去世前,已在和邵氏商讨重拍《夜半歌声》。但不料飞来横祸,恐怖片的复兴大业又被搁在了路上。此后不久,在邵氏获得青睐李翰祥便拍出了一部意韵幽雅,森森鬼气的杰作《倩女幽魂》。想来这也是另一种缘分了。

 

提到《倩女幽魂》,你脑海里一定浮现出了张国荣与王祖贤的样子。

 

 

徐克所拍的87版《倩女幽魂》,正是致敬李翰祥的翻拍力作。其实,在巅峰时期,徐克曾将邵氏不少经典IP都拿来“老题新作”。对李翰祥的另一部改编《梁祝》同样堪称经典。这两部非常徐克的片子,“惊天地,泣鬼神”。在香港电影的巅峰时期,把对于鬼的偏爱,和对情的执着,隐隐传承了下来。

 

 

说回六零年代,李翰祥版的《倩女幽魂》服化道精良,叙事严整,配乐恰如其分,弥补了当时电影制作技术的种种局限。在这部十分古典的鬼片里,乐蒂别样幽美,兰若寺风雨凄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当然,书生呆呆木木的,让人想告辞了。

 

 

      不过,这一个小小的缺点并不妨碍它在当年名利双收,大放异彩。毕竟,邵氏黄梅戏电影最大的卖点本就是女演员。《倩女幽魂》大获成功,对于鬼片的制作和发展影响并不大。这一时期,黄戏市场大热,在台湾也卖的非常好。客观上讲,邵氏并没有太大动力开拓新的类型片市场。真正能让邵老板回头的,还是一些更具有时代性的变化。

 

 

 

 

七零年代在全球范围内恐怖片都变得火了起来,这让嗅觉灵敏的邵老板看到可能性。而另一面,香港经济也稳中向好,步步前进。人民群众不但有了闲钱,也有了时间。正向消费社会转型的香港,兴起了去东南亚旅游的热潮。随着这股风潮同时回来的,则是孕育了“降头”题材鬼片的南洋巫蛊文化。

 

 

        如果你读过黄锦树的《雨》,便会发现“生死”,“因果”和巫术纠缠在一起,可以构成一种怎样独特的“南亚热带雨林神秘主义美学”。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塑造了马来西亚华人群体对生死轮回、世事变幻的理解与想象。没有被无神论洗礼过的香港民众,带着自有的鬼神观与消费冲动,走进这个神秘主义世界,大概会生出一种茅山道士接触塔罗牌的兴奋感。

 

 

      那么这股神秘的力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降头”作为一种古老的诅咒,和我国失传已久的“针扎小人”技术,都属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巫蛊秘术,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详情参见《还珠格格》第二部第13集)。

 

 

        但与针扎小人不同的是,“下降头”除了可以造成肉体痛苦令人迷失心智,还可以实现“魂穿”、“夺舍”,让人在看似正常的情况下做出匪夷所思的选择。说白了,是活人通过妖术控制活人的故事。这个恐怖的情境里没有冤魂厉鬼,却有人性的贪婪、执念与恶意。

        

        降头师使用草药、骨灰、尸油、毒虫等做引子,让人无意间服下,或者使用对象的毛发、照片等物品下蛊,某些神秘的力量便会化为小虫寄居体内。一场恐怖灵异的故事便开始了。

 

        像所有的玄幻文本一样,降头师也有正邪善恶之分。黑衣巫师下降,白衣巫师解降。有些本体为恐怖片的降头片里,正邪两派降头师斗法,斗出“五毛特效”的科学玄幻效果,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有趣的是这种“宫闱禁术”,在雨水丰茂的南洋,衍生出了高级复杂的产业链,产生了“生降”、“死降”、“爱情降”,“尸降”、“飞降”、“混合降”等各种技术类型,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南洋十大邪术》一片对各种降头技术做了非常详细的呈现,可以算得上一部《实用降头技术全解》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看。

 

 

鬼怪的故事实际上都在诉说着生者的脆弱,记录着人在猝不及防的命运面前的种种无力。那个心爱的人为什么变了心?那个美好的梦为什么不能实现?无法解释的宿命和不能释怀的执着,最终催迫人去追问:面对如此无力的现实,借助灵异的力量会怎样呢?

 

 

 

灵异传说越是与生活经历接近,人们产生的联想越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兴的都市生活中人也了新的爱与怕。盼望与贪恋随之也慢慢滋长了起来。当还未摆脱封建迷信思想的香港游客,来到水草丰茂的南洋,“金风玉露一相逢”,所有有关欲望的作法便开始了。 这一切社会环境的变动,对恐怖片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广大人民群众纷奔走南洋“下降头”的大势下,邵老板自然也瞅准了赚钱的商机。

 

 

70-80年代的降头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时代性的道德危机。那是“敝衣褴褛,以启山林”之后,人在“财富”面前的恍然;是消费社会转型时期的繁华,与人们内心秩序的瓦解;是传统价值不断受到侵蚀后,整个社会所衍生出的恶念、淫欲与不安。

 

这一切,在降头片的叙事结构上,形成了基本的二元对立:欲望与金钱,良知与美德,花花世界与美好平静的生活,通过它们一次次复现,随着巫术的入侵与消解,反复确认也提示着社会的基本伦理底线。这种借鬼说人的创作思路,延续了民间灵异传说中非常世俗的惩戒意味,这也是后来香港鬼片的基本创作特色之一。

 

直到2019年,TVB的复古灵异题材作品《今宵大厦》依旧延续了这种“挖掘人性,讨论执念”的基本创作思路。将都市的灵异传闻落实于当代香港社会,探讨文化、技术、族群等种种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不论它所提供的答案是否保守,鬼片都以一种幽暗的表达构建了华语影坛的一道独特景象。

 

 

“降头片”这种带有道德惩戒意味的消费主义文本,所建构起的当代灵异民间叙事,让灵异题材,不再囿于《倩女幽魂》的古典主义维度,成功打开了都市人的猎奇频道,可以算的上是非常成功的商业尝试。

 

邵氏公司拍摄的降头题材电影,不仅在本埠取得了好成绩,还返销到了东南亚,成了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票房来源。同时,这个题材中也涌现了如桂治洪这样极具个人特色的cult片导演艺术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风骚一时的恐怖片类型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我们提起香港鬼片,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大多来自于此后崛起的另一个重要的恐怖片类型:僵尸电影。曾经风靡东亚的香港僵尸片缘何崛起,僵尸又为何是身着官服青面獠牙?

 



 

最后的僵尸

 

 

 

2013年麦浚龙的《僵尸》上映,灰白色调的特效,将“僵尸斗法”的视觉呈现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当落魄的钱小豪,抚摸着泛黄的照片,与这世上最后一个僵尸一同毙命,我们知道那个属于僵尸片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那些时而吓你一跳,时而逗着你笑的僵尸再也不会回来。凄婉忧伤的《鬼新娘》响起,脑海中王小凤,还是幽婉清丽的模样,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散落风中。

 

别说道士,现在这个时代,连僵尸都没一只”。那些法力无边的道长只能靠炒糯米饭度日,生猛勇武的功夫仔也没得机会再翻身。昨日的世界像蒙昧灰暗的记忆一样老去。你为它流的泪,也淹没了光影里珍藏的青春。

 

看完这样一部影片,是足以让人心碎的。

 

所以,书接上文,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香港最为独特的恐怖电影“僵尸片”。

 

 

 

在香港恐怖题材影片中,以林正英为标志的香港僵尸片,曾一度风靡港台波及日本,成为港片金字招牌之一。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中,香港电影工作者完成了对西方僵尸片的借鉴,传统文学形象的提炼,和本土风俗信仰的化用。让明清笔记小说、道教文化符号、湘西赶尸传统共同碰撞,产生复杂有趣的化学效果。最终在功夫喜剧片的市场中,开出灵异鬼魅的彼岸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朵奇葩,兀自生长,在“三分恐怖,七分搞笑”的基调中,发生了诸多活泼有趣的流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一切究竟如何发生。

 

 

 

僵尸文化,在中外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存在。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欧洲的民间传说对僵尸和吸血鬼有具体的区分,但无论僵尸还是吸血鬼,一定程度上都与疾病相关。例如卟啉症患者面色惨白,虚弱怕光,狂犬病患者肢体僵硬,发狂咬人。黑死病绵延的时代,有些重症患者,暂时休克,便被草草埋了,坟地里不免有未死之人,敲着棺材板,要爬出来。

 

 

这些可怕的事,久而久之,口口相传,就成了所有健康人口中的灵异叙事,阐述着人们对于生存和健康的执念,和对疾病与死亡的拒斥。

 

 

与西方的想象不同,在民间传说中,僵尸又称“跳尸”、“移尸”,特指人死后因为尸体阴气过重而变成的鬼怪。对于僵尸的想象是文人才子在近三百年来浪漫想象的产物。它与疾病不一定相关,却与赶尸移尸等民间传统有着一定联系。

 

僵尸肢体僵硬,只能平伸双手跳动;嗅觉灵敏,没有理智,吸血致命,移动速度奇快,怕光昼伏夜出,唯有道家法术可以降伏。今天,我们提起僵尸,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具尸身着清装,白面獠牙,一蹦一蹦向你扑来,这一经典鲜活的形象正是由清朝笔记小说中描绘的僵尸形象幻化而来。

 

 

 

 

清朝时期,书生秀才长夜谈鬼,对僵尸的类型,模样,法力,段位都做了细致的分类与描述。在那个还没有社交媒体电脑电视的时代,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幻想着各式各样的鬼故事,写成文字相互传阅,这种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所能带给人的乐趣不亚于写个《鬼吹灯》。有兴趣的朋友,去翻一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或袁枚的《子不语》,大概就能知道香港电影中的“怪力乱神”究竟从何而来了。

 

 

 

《子不语》中把僵尸分为八类: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一具普通的尸体,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从紫僵变为不化骨,飞檐走壁,杀人于无形。那些一跳一跳的僵尸,恰是处在尚未飞升到最高段位的状态。从时间上类推,差不多死于清朝。这一设定为后来身着清朝官服的僵尸形象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各路军阀盗墓开坟,时常遇到入土多年尸身未腐的现象(详情参见“孙殿英东陵盗宝案”)。而值得盗的墓,多半属于达官显贵。尸体身着官衣,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深究一下,作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重要革命基地,香港本土对满清官员持有恐怖可憎的印象,大体也是令清廷官服作为一种符号与“僵尸”扯上关系的原因之一。

 

 

 

 

    撇开形象不言,僵尸的行动方式的设计则受到“湘西赶尸”传统的影响。几千年来,中国人安土重迁,死后落叶归根。但也不免有人身世飘零,客死异乡。在土葬为主,又没有飞机高铁的时代,如何把尸体运回去就成了一门学问。

 

   对于有鬼神观的普罗大众来说,新丧之人脚踏阴阳两界,是令人细思恐极的存在,自然需要交给法力高强的专业人士负责了。久而久之,运尸就成了道士的业务领域。

 

湘西赶尸,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道士在尸体未腐化时将它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响铃开路,昼伏夜行。天光前投栈,尸靠墙而立。看这段描述,是不是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僵尸已经非常接近了?这些后来频繁出现在林正英僵系列电影中的元素,真正为香港僵尸片创作所用,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早在粤语长片时期,香港影人就已开始借鉴西方僵尸片,拍摄《午夜僵尸》(1936)和《万里行尸》(1939)等作品。但第一代僵尸片市场反应平平,距离完整的本土叙事也非常遥远。

 

七十年代,邵氏公司重新挖掘恐怖灵异题材的商业价值。沉寂已久的僵尸片再次受到关注。1974年,邵氏电影与英国公司专门合作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为一体的《七金尸》。

 

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香港真正的腾飞是在功夫喜剧、武侠探险等各种成熟的类型,不断融入的僵尸元素,才逐渐开天辟地,自立门户的。

 

 

 

而僵尸片成为一个跨界类型片典范与邵氏公司内部分裂,嘉禾崛起,香港电影市场重新洗牌有着莫大的关系。战后邵氏在香港,一步一步,做大做强,也是同电懋等同业一路厮杀下来的结果。曾经任职于美国之声(VOA)香港分部的邹文怀,是在邵逸夫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与另一副手何冠昌,帮邵老板拿下港台乃至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份额,可谓居功甚伟。但作为家族企业,邵老板难对异姓之人委以重任。遇到精明能干的方逸华后,便将“哼哈二将”迅速排挤出局。

 

 

 

 

 

这一场公司内部权力斗争,直接导致了邹何二人的出走,成立嘉禾影业,与老东家对台打擂,掀开了香港璀璨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功夫片icon如李小龙,成龙,洪金宝,都是嘉禾影业另起炉灶后所造就的影坛奇迹。

 

邵氏与嘉禾的分裂,不仅仅是“老将出走,另立炉灶”。它标志着香港影坛用人思维、管理方式和利益分成结构性的变化。在邵氏片场里,导演、演员与东莞打工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住集体宿舍,按月领工资。直到今天,你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TVB旗下的“金牌绿叶”,也不过每月月薪两万块。而香港的最低工资线是每月15300港币。

 

明星导演有的都只是表面光鲜,谁不是给资本家压榨呢?“一朝春尽红颜老”,晚景不凄凉的,鲜有人在。楚原导演生前讲过,100个导演中,有10个能赚到钱,但只有一个能存住钱。他也是邵氏“四大导演”里唯一一个晚年日子过的不错的。曾经的“娃娃影后”李菁,只能靠朋友接济度日,这般凄凉谁又能想见?

 

 

彼时在张彻、胡金铨等人的努力之下,邵氏已经在台湾和东南亚市场打响了功夫武侠的招牌。远在大洋彼岸的李小龙,也决定回到香港,一展宏图。但他开出的价格让手握狄龙姜大卫的邵老板惊呆了。

 

 

 

 

在这样的薪资设置之下,命运的天平开始倒向了邹文怀这一边。邵逸夫断然拒绝了李小龙的薪酬要求后,邹文怀迅速捡漏,提出票房收入共同分账。这一个“开天辟地”的模式极大的调动了演员和主创的积极性。这不是给老板打工,这是给自己赚钱啊

 

实际上后来对于成龙洪金宝等能为公司挣钱的人才,邹文怀也都鼓励他们与嘉禾合作成立属于自己的卫星公司,一起把蛋糕做大。也正是洪金宝的宝禾公司,为嘉禾找到了新的生意,开辟灵异动作题材。

 

 

 

李小龙的横空出世带着嘉禾一飞冲天,让很多在邵氏不得志的人才,看到了出路。后来同样被邵逸夫冷待的许冠文和在邵氏跑龙套的成龙,纷纷转投嘉禾旗下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巨星。

 

在嘉禾的努力之下,功夫片成为华人社会的文化符号,功夫明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但就在这个时候,李小龙溘然长逝,为喧腾的电影世界留下巨大空白。作为无法超越的商业奇迹,李小龙让所有模仿李小龙的打星都陷入绝路,也给了很多差点转行的武生一个喘息的机会。在这个历史的契机中,成龙、洪金宝等人祭出了功夫喜剧、灵幻动作片等一系列更为灵活有趣的跨界表达,成为了港产功夫片新的卖点。

 

 

 

1980年宝禾公司制作的《鬼打鬼》是僵尸系列灵幻功夫片的开山之作。在这部影片里,功夫不再是人与人的比试,而神秘主义力量的交锋。茅山道士与僵尸斗法,恐怖搞笑,此起彼伏,这种轻快活泼的恐怖叙事,让袁枚笔下牙尖爪利的僵尸第一次成了今天我们所想象的样子。这部不太为后人提起的影片,为后来的一系列僵尸电影创作确定了最基本的特色。

 

 

实际上,宝禾公司也正是因为《鬼打鬼》一片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决定继续深耕这一题材,在1985年推出《僵尸先生》一片,正式开启了以林正英为标志的“僵尸片时代”。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说没有洪金宝和宝禾,就没有我们熟悉的僵尸片了。 

 

 

《僵尸先生》将邵氏功夫片中最常见的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情节套用到僵尸斗法中,同时加入了大量有关僵尸茅山术的细节。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等道术得到细致的表现,“九叔”林正英则用极其专业的姿态为你表演什么叫做“驱邪除魔”。这部由洪金宝导演,何冠昌发行的僵尸片一炮而红。从此一字横眉的道长,成了所有僵尸片必备的符号。

 

 

 

在僵尸片最为兴盛的时代,创作人员对各种类型,各类卖点都做了探索。1989年上映的《一眉道人》,还出现了道士大战西洋吸血鬼的桥段。中西斗法,土样结合,大有《独臂刀大战座头市》的遗风,和《伏地魔爱上林黛玉》的味道。实际上,商业主义电影本着什么好卖拍什么的逻辑,真是只有你不敢想,没有它不敢拍的。

 

 

    1986年上映的《僵尸家族》中,僵尸与道士一起进入了都市生活。“冒险王”在古洞探险,寻获三只僵尸,意外把他们带入人类世界。人类也意外的发现僵尸有和人一样的情感。小僵尸敏感俏皮,僵尸爸爸僵尸妈妈舐犊情深。在冲突和对抗中,阳间的生物一点点的学会了理解这个自己十分惧怕的对象。

 

 

 

当善良的小女孩向小僵尸伸出小手,冰冷异质的他者(other)第一次被光明的世界接纳了。他们一起吃甜筒,坐秋千,逛游乐园。这一幕成为僵尸片中前所未有的温暖瞬间。这部借鉴了ET的僵尸片,漂洋过海,在日本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更为有趣的是,主创在友情线的处理上,将僵尸的出现与游过偷渡客游过深圳河的新闻并置,让小女孩在身份的误解中与小僵尸建立友谊,这里面隐含着这非常有趣的意识形态命题。

 

 

 

熟悉香港问题的朋友,看看时间,便会清楚,这一时期香港社会正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变动中。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回归”提上日程,如何整理百年来的历史遗产,面对与内地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差异,处理好与大陆的关系,是整个香港的集体焦虑。

 

 

无论同时期的《省港骑兵》(1984)还是1986年的《僵尸家族》都反映出了电影工作者在商业类型片中,整合社会意识形态,调和两地差异,从人性层面上建立连结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省港旗兵》与《僵尸家族》的监制也都是洪金宝。想来,《僵尸家族》想要融化的不仅是僵尸冰冷可怖的形象,也是人心头对未来的惧怕吧。

 

 

僵尸片作为功夫喜剧孵化的恐怖片类型,在最为辉煌的时期,为华语恐怖片贡献了经典的文化符号和荧幕形象。在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也见证了鬼片叙事灵活多变的发展过程。无论在未来我们是否还有缘在大荧幕上看到一蹦一跳的僵尸,都感谢那些曾经创造出了“他们”的电影人吧。

 

 

下降头港片特色勾你魂魄鬼片僵尸南亚巫蛊术

相关文章

香港都市传说:打麻雀「四人归西」
打麻雀(麻将)的人,也会有些禁忌,设使连续三人打出「西」牌,下一人便不要打「西」牌,若然再配上「一筒」,便四人「一同归西」。至于禁忌来自什么年代,笔者已无法考究。但是,「四人归西」却不时成为影视作品中的灵异题材。 1 980年代《夜惊魂》,有着「四大归西」的单元,虽然只是一出大约十五分钟的短剧,但故事结构及留白,可谓当年惊悚电影的经典。(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大家都有错觉,以为「四大归西」是出自1976年电影《幻海奇情》,有说是两辑节目部分单元,曾一起推出过VCD产生美丽误会。)▼▼▼ 四人归西故事: 故事...[详细]
2022-08-02
香港九龙寨灵异事件:九龙城寨鬼妈妈煮饭
九龙城寨,从前被认为是早年香港的一个三不管地带,不少作奸犯科的事,都在这个旧楼林立的地方发生,也发生过很多灵异故事。 虽然整个城寨在一九九三年全部清拆,变成现时的九龙寨城公园,但仍在香港人心中留下回忆。 九龙寨城公园 其中一个恐怖灵异故事,就是发生在城寨内的一个旧楼单位,由当年流传至今,更成为其中一个最引人入胜的网上传闻。 话说当九龙城寨仍未清拆前,笔者常常要进入九龙城寨帮忙家人送货。 当时城寨内仍有极多环境甚为差劣的食物加工铺,其中有专门制作鱼蛋、鱼片的,需要使用大量胡椒粉作调味。 九龙城寨内部的鱼蛋工...[详细]
2022-07-17
香港恐怖的辫子姑娘鬼魂事件
据说某男生于校园路过,见到一位梳着麻花辫的姑娘在哭,他问她为什么哭,姑娘回答说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男生说,那你转过头来,我和你说话,姑娘说,你看到我的样子你会害怕,男生自恃胆大,以为对方只是害羞,遂大拍胸脯让姑娘不要为他胆心,姑娘转过脸来,脸上也是一条麻花辫。 辫子姑娘是一则香港学校怪谈类都市传说,源于香港中文大学,于1970年代已开始流传。 一直流传于学生口中的辫子姑娘女鬼2010年据报被人发现于港九多处地方出现。 吓得多名途人拔足逃走,更有一名中年女子因此不适,语无伦次,需要送院检验。 一名男途人怀疑...[详细]
2022-07-06
香港都市传说灵异事件:高升戏院的恐怖鸡人
香港一直以来都流传不少都市传说,不少都跟鬼怪有关,而其中一则就是位于皇后大道西上的高升戏院,曾经有半人半鸡的「恐怖鸡人」出没,不过传闻流传多年都未有证据证实真有其事。 高升戏院是一所于1890年建成的本地戏院,位于皇后大道西117号,期后于1973年正式拆卸,现时原址已改建为侨发大厦。 早在九十年代,坊间一直流传发生于这家戏院后巷的「鸡人」传闻,故事讲述早在香港三十至四十年代,高升戏院后巷每夜都架设起一个大帐幕,每晚都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事关这个帐幕是一个演出场地,由一群小孩以人扮鸡的方式上演「鸡人表演」...[详细]
2022-07-03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港片恐怖世界
香港电影体系中的鬼片,也是陪伴我们从小长大的重要回忆。从小时候不知什么叫恐怖,到如今被训练至见到鬼也不怕的地步。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人们口中的鬼节,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感和生活仪式感,选几部恐怖片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余允抗:《凶榜》《凶猫》《凌晨晚餐》 1982年,余允抗执导的《凶榜》是新浪潮的重要代表作品,同时也被影迷誉为港片史上最cult的cult片。夜间大厦保安遇上连串怪事,同事一个个离奇死亡,其中王青被狗骨噎死一幕最为经典。最后发现原来是魔界转世,余绮霞更怀有魔胎。电影结局,秦祥林手持利斧...[详细]
2022-06-18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除了林正英的僵尸片,香港超经典的僵尸电影推荐
1《僵尸》 主演:钱小豪/惠英红/鲍起静/陈友/吴耀汉/卢海鹏/钟发/楼南光 看着钱小豪,陈友,糯米,僵尸曾经的林正英,很有怀念味道的一部电影,电影也很精彩,故事却不简单,一边看一边回忆,喜欢僵尸片的不妨看一下,与老一点的片子比起来这个片子很有当下电影的特点,带有很强的时代感,张弛有度,是近几年少有的恐怖电影和僵尸电影,如今看着墙突突僵尸的电影太多了偶尔看看这个算换换口味。一句话影评:怀旧,致敬,不乏新意的僵尸电影。 2《尸家重地》 主演:元奎/吴君如/卢冠廷/杜德伟/陈淑兰/叶子楣 刘镇伟作品便是你永远...[详细]
2022-06-18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香港恐怖经典电影
提起恐怖片,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毛骨悚然、不敢睡觉、虽不明但觉厉? 那么,如果是国产恐怖片呢? 熟悉点套路的,恐怕就会脱口而出七个字:吃药、做梦、神经病。 国产恐怖片营造吓人氛围,万年脱不开三板斧:转身遇到鬼、醒来梦一场、怨灵找小孩。 有些电影甚至连这点心思都懒得动,在开头制造点气氛后,就开始打起卖弄感官刺激的擦边球。 无怪乎许多观众,都是拿恐怖片都是当情色片、搞笑片来看的。 无处走心,只能走走肾了。 那么,为啥国产恐怖片走不了心? 国内问答社区知乎有人也发出过疑问中国大陆为何拍不出优秀的恐怖片?得票最高的...[详细]
2022-06-18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鬼片、南亚巫蛊术、僵尸...
你喜欢看鬼片吗? 坦白讲,我对鬼片有一种广东美食家惦记四川火锅的热情 。小时候,作为电视儿童的我,记忆里没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却有《乌龙院》的玫瑰酒店,立满僵尸的义庄和姥姥的舌头所统摄的密林 楚人美,僵尸,小倩每看完一部,在想象力作用之下,我总会得半个月的黑暗恐惧症。然后,时间一过,马上好了伤疤忘了疼。用现在的话说: 下次,还敢! 那个神秘又恐怖的灵异世界,藏着一个孩子对于生命的另一端全部的恐惧、渴望与好奇。搞得我连厕所的窗户都不敢看,却又说不清的执迷。 鬼的想象,是先民神话时代所留下的浪漫 。相信鬼的人,...[详细]
2022-06-18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盘点“降头”题材老港片…
降头电影盛行于七、八十年代,其内容包含巫术、灵异、血腥、恐怖、色情等元素,可以说是大杂烩。当时的创作者为吸引观众目光,不惜在情节及画面大下功夫,造就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 《降头》(1975) 影片由何梦华导演执导,是降头类型电影里程碑之作。故事描述工程师许诺即将和女朋友步入礼堂,但女上司却仍对他死缠烂打。 她心生歹念,要求降头师暗中对许诺下爱情降,后来甚至还对他女友下恐怖的死降 浅显易懂的多角恋故事,以及半考究半虚构的降头巫术,搭配邵氏电影公司优异的幕后特效团队,让这部作品一推出就大受欢迎...[详细]
2022-06-18
香港九龙城寨灵异事件:异度空间
各国警察在处理案件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灵异事件,但就跟当军人一样,很少警察高层会默许下属将未解开的悬案归类于灵异事件。 因此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件时,往往就禁口不提,或干脆当作没有此事发生。 香港九龙城寨拆除时,出现许多都市传说,当时的九龙城寨建筑错综复杂,治安及卫生都有问题,因此于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两期进行调迁,1993年开始拆除,两年后,当地改建为九龙寨城公园。 在调迁的当时,当地仍充满黑帮与犯罪,香港虽派警察在当地驻守,维持治安,但效用不大。 不过也因此发生了三件与警方有关的事件,第一...[详细]
2022-05-02
亚洲猛鬼景点——香港元朗屏山达德学校
国家地理频道曾列出亚洲国家的闹鬼知名景点,排名第一的是香港元朗屏山达德学校。 相信香港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个地方的恐怖,也只有号称香港最阴之地的高街鬼屋可以相比。 由于这个景点非常诡异,曾有出租车司机载客经过时,见到满地的金纸和香烛,后来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载客到这地方,因为实在太过诡异了。 元朗达德小学会成为猛鬼景点,主要是在这边死亡的人数过多。 根据网络数据指出,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期间,有大批的屏山村民,因抵抗日军而被枪杀,尸体就直接葬在现为小学处的操场与校舍中。 也有一说是1899年,英国强迫清廷...[详细]
2022-02-25
  • 香港都市传说:打麻雀「四人归西」
    打麻雀(麻将)的人,也会有些禁忌,设使连续三人打出「西」牌,下一人便不要打「西」牌,若然再配上「一筒」,便四人「一同归西」。至于禁忌来自什么年代,笔者已无法考究。但是,「四人归西」却不时成为影视作品中的灵异题材。 1 980年代《夜惊魂》,有着「四大归西」的单元,虽然只是一出大约十五分钟的短剧,但故事结构及留白,可谓当年惊悚电影的经典。(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大家都有错觉,以为「四大归西」是出自1976年电影《幻海奇情》,有说是两辑节目部分单元,曾一起推出过VCD产生美丽误会。)▼▼▼ 四人归西故事: 故事...
  •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鬼片、南亚巫蛊术、僵尸...
    你喜欢看鬼片吗? 坦白讲,我对鬼片有一种广东美食家惦记四川火锅的热情 。小时候,作为电视儿童的我,记忆里没有爱丽丝梦游仙境,却有《乌龙院》的玫瑰酒店,立满僵尸的义庄和姥姥的舌头所统摄的密林 楚人美,僵尸,小倩每看完一部,在想象力作用之下,我总会得半个月的黑暗恐惧症。然后,时间一过,马上好了伤疤忘了疼。用现在的话说: 下次,还敢! 那个神秘又恐怖的灵异世界,藏着一个孩子对于生命的另一端全部的恐惧、渴望与好奇。搞得我连厕所的窗户都不敢看,却又说不清的执迷。 鬼的想象,是先民神话时代所留下的浪漫 。相信鬼的人,...
  • 香港九龙城寨灵异事件:异度空间
    各国警察在处理案件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灵异事件,但就跟当军人一样,很少警察高层会默许下属将未解开的悬案归类于灵异事件。 因此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事件时,往往就禁口不提,或干脆当作没有此事发生。 香港九龙城寨拆除时,出现许多都市传说,当时的九龙城寨建筑错综复杂,治安及卫生都有问题,因此于1987年和1989年首季分两期进行调迁,1993年开始拆除,两年后,当地改建为九龙寨城公园。 在调迁的当时,当地仍充满黑帮与犯罪,香港虽派警察在当地驻守,维持治安,但效用不大。 不过也因此发生了三件与警方有关的事件,第一...
  • 香港都市传说灵异事件:高升戏院的恐怖鸡人
    香港一直以来都流传不少都市传说,不少都跟鬼怪有关,而其中一则就是位于皇后大道西上的高升戏院,曾经有半人半鸡的「恐怖鸡人」出没,不过传闻流传多年都未有证据证实真有其事。 高升戏院是一所于1890年建成的本地戏院,位于皇后大道西117号,期后于1973年正式拆卸,现时原址已改建为侨发大厦。 早在九十年代,坊间一直流传发生于这家戏院后巷的「鸡人」传闻,故事讲述早在香港三十至四十年代,高升戏院后巷每夜都架设起一个大帐幕,每晚都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事关这个帐幕是一个演出场地,由一群小孩以人扮鸡的方式上演「鸡人表演」...
  • 香港九龙寨灵异事件:九龙城寨鬼妈妈煮饭
    九龙城寨,从前被认为是早年香港的一个三不管地带,不少作奸犯科的事,都在这个旧楼林立的地方发生,也发生过很多灵异故事。 虽然整个城寨在一九九三年全部清拆,变成现时的九龙寨城公园,但仍在香港人心中留下回忆。 九龙寨城公园 其中一个恐怖灵异故事,就是发生在城寨内的一个旧楼单位,由当年流传至今,更成为其中一个最引人入胜的网上传闻。 话说当九龙城寨仍未清拆前,笔者常常要进入九龙城寨帮忙家人送货。 当时城寨内仍有极多环境甚为差劣的食物加工铺,其中有专门制作鱼蛋、鱼片的,需要使用大量胡椒粉作调味。 九龙城寨内部的鱼蛋工...
  •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港片恐怖世界
    香港电影体系中的鬼片,也是陪伴我们从小长大的重要回忆。从小时候不知什么叫恐怖,到如今被训练至见到鬼也不怕的地步。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是人们口中的鬼节,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感和生活仪式感,选几部恐怖片来看是个不错的选择 余允抗:《凶榜》《凶猫》《凌晨晚餐》 1982年,余允抗执导的《凶榜》是新浪潮的重要代表作品,同时也被影迷誉为港片史上最cult的cult片。夜间大厦保安遇上连串怪事,同事一个个离奇死亡,其中王青被狗骨噎死一幕最为经典。最后发现原来是魔界转世,余绮霞更怀有魔胎。电影结局,秦祥林手持利斧...
  • 香港恐怖的辫子姑娘鬼魂事件
    据说某男生于校园路过,见到一位梳着麻花辫的姑娘在哭,他问她为什么哭,姑娘回答说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男生说,那你转过头来,我和你说话,姑娘说,你看到我的样子你会害怕,男生自恃胆大,以为对方只是害羞,遂大拍胸脯让姑娘不要为他胆心,姑娘转过脸来,脸上也是一条麻花辫。 辫子姑娘是一则香港学校怪谈类都市传说,源于香港中文大学,于1970年代已开始流传。 一直流传于学生口中的辫子姑娘女鬼2010年据报被人发现于港九多处地方出现。 吓得多名途人拔足逃走,更有一名中年女子因此不适,语无伦次,需要送院检验。 一名男途人怀疑...
  • 亚洲猛鬼景点——香港元朗屏山达德学校
    国家地理频道曾列出亚洲国家的闹鬼知名景点,排名第一的是香港元朗屏山达德学校。 相信香港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个地方的恐怖,也只有号称香港最阴之地的高街鬼屋可以相比。 由于这个景点非常诡异,曾有出租车司机载客经过时,见到满地的金纸和香烛,后来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载客到这地方,因为实在太过诡异了。 元朗达德小学会成为猛鬼景点,主要是在这边死亡的人数过多。 根据网络数据指出,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期间,有大批的屏山村民,因抵抗日军而被枪杀,尸体就直接葬在现为小学处的操场与校舍中。 也有一说是1899年,英国强迫清廷...
  •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香港恐怖经典电影
    提起恐怖片,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毛骨悚然、不敢睡觉、虽不明但觉厉? 那么,如果是国产恐怖片呢? 熟悉点套路的,恐怕就会脱口而出七个字:吃药、做梦、神经病。 国产恐怖片营造吓人氛围,万年脱不开三板斧:转身遇到鬼、醒来梦一场、怨灵找小孩。 有些电影甚至连这点心思都懒得动,在开头制造点气氛后,就开始打起卖弄感官刺激的擦边球。 无怪乎许多观众,都是拿恐怖片都是当情色片、搞笑片来看的。 无处走心,只能走走肾了。 那么,为啥国产恐怖片走不了心? 国内问答社区知乎有人也发出过疑问中国大陆为何拍不出优秀的恐怖片?得票最高的...
  • 港片特色下降头勾你魂魄:盘点“降头”题材老港片…
    降头电影盛行于七、八十年代,其内容包含巫术、灵异、血腥、恐怖、色情等元素,可以说是大杂烩。当时的创作者为吸引观众目光,不惜在情节及画面大下功夫,造就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 《降头》(1975) 影片由何梦华导演执导,是降头类型电影里程碑之作。故事描述工程师许诺即将和女朋友步入礼堂,但女上司却仍对他死缠烂打。 她心生歹念,要求降头师暗中对许诺下爱情降,后来甚至还对他女友下恐怖的死降 浅显易懂的多角恋故事,以及半考究半虚构的降头巫术,搭配邵氏电影公司优异的幕后特效团队,让这部作品一推出就大受欢迎...